卞华舵出席第十三届江苏省MBA发展大会
作者: 集团新闻采编3 时间: 2023年12月19日 阅读量: 【打印】 【关闭】

  近日,第十三届江苏省MBA发展大会在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江苏省MBA企业家联谊会联合主办,大会以商科教育新未来为主题,共同探讨商科教育的未来前景,赋能江苏区域人才培养与经济建设。大会汇聚了江苏省内外政府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和MBA会员代表,近400 人参与。

  

  远东控股集团资深合伙人、董事、首席经济学家、战略研究院院长卞华舵应邀出席大会,并发表主题演讲。

 

 开幕式

  

  南京师范大学校长华桂宏教授首先致开幕辞。近年来,南师大引进了25个不同领域的国家级人才,并在人才引进与培养、社会服务、国际合作、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江苏省MBA企业家联谊会2008年成立,而南京师范大学也正是从2008年开始筹建MBA项目,致力于培养具有深度责任感、具有创新精神的全球商业人才。经过十五年的发展,南师大MBA教育凭借百年文化底蕴和经济管理学院的雄厚实力,追赶学术前沿、服务社会发展,以教育为中心,精心打造品牌。持续为公检法、税务系统和企事业单位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使命意识、全程视野、创新思维的高层次人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成为学校服务社会、开放办学的重要体现。此次大会对于促进南师大人才培养经验分享、岗位教育以及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江苏的商科教育发展构建新蓝图、树立新范式。

  

  江苏省工商联二级巡视员李晓东发表致辞。李晓东认为,近年来全省MBA教育针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形势新要求,不断探索商科教育和产业变革的融合发展,深度融合新商科、新产业、新模式。面对科技创新的新浪潮和日新月异的新业态,未来新商科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探讨和研究正是此次举办论坛的目的之所在。李晓东就 MBA 企业家联谊会工作提出三点意见:一是要提升发展信心,把服务高质量作为新时代工作的出发点。二是要适应时代形势,把改革创新作为商科教育未来的着力点。三是要坚持内联外引,把品牌建设作为MBA办会的增长极。

  

  江苏省MBA企业家联谊会会长、久吾高科董事长党建兵发表致辞。党会长介绍了 MBA 企业家联谊会的成立与发展情况,分享对于未来商科教育的看法和体会。他认为,商科教育需要把握经济前端,捕捉经济发展的变化与方向,争取通过每年一次的MBA发展大会活动,为广大MBA以及社会人士带来最前沿的经济视角,努力提升MBA在江苏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党建兵还分享了自己所在的久吾高科公司招聘情况和人才培养情况,作为“江苏优秀企业”和与南京工业大学双牵头的制造业创新中心,久吾高科近年来输送、培养了十多名 MBA。

  党建兵认为,物质文明建设目前已经趋向成熟,精神文明建设需要肩负起未来发展的重任。南京师范大学在人文教育、社会发展及思想研究方面具有深厚的底蕴。未来的商业教育不仅仅停留在基本的商业思想的培养上,更应该融合中国传统的人文思想,追求科技与人文、物质与精神等方面平衡与协调,实现“师范商科教育的独特魅力与优势”。

  

主题演讲

  

  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南京市师范大学创新经济研究院院长蒋伏心教授,发表《商科教育的变与不变》主题演讲。

  

  仅三生物科技创始人兼董事长丁威发表《仅三生物——商业教育的实践案例》演讲。

  

  远东控股集团资深合伙人、董事、首席经济学家、战略研究院院长卞华舵做《未来教育的思考》主题演讲,探讨了管理的科学、艺术和哲学的统一。他认为,中国管理的智慧源于古代圣贤智慧、西方管理智慧、非盈利组织智慧、成功标杆的智慧以及干中学的实践智慧。

  在商业教育的有效性方面,他分享到,构建系统性的知识结构是商业教育的基础,提升管理者的工具技能是商业教育的核心,拓展管理者的资源网络是商业教育的关键。然而商业教育也存在局限性,包括无法改变学员的禀赋、无法改变环境的影响、很难培养真正的企业家。

  在未来的商业教育方面,他提出了以下思考:好学校的秘诀是遴选好生源,教育核心是改变学员的认知框架,聚焦AI时代难以替代的领域。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一些传统职业可能会被取代,但管理和领导力等软技能仍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未来的商业教育应注重培养学员在这些领域的技能和素质。

 

 MBA 发展贡献奖颁奖典礼

  

  江苏省MBA发展贡献人物评选,旨在表彰在各行业中表现优异、工作成就突出,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江苏MBA精英。候选人由江苏省内各大MBA院校、MBA联合会、MBA校友会提名推荐,由评奖终审委员会投票决定。会上,嘉宾们对江苏省30位优秀MBA校友、同学做表彰,至此,本次大会圆满结束。

返回顶部

远东新材料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10580号-1 beian.miit.gov.cn
联系我们
400-822-6908